进入中后期阶段,咱们需要更加注重阵容的深度培养和流派搭配。核心思路是围绕已有的高练度武将构建体系,优先选择能够激活羁绊加成的组合。比如吴国灼烧流可以重点培养周瑜作为核心输出,搭配张辽提升灼烧伤害,再配合诸葛亮军师稳定传播火神计效果。前排建议选择曹操或典韦这类高坦度盾兵,确保周瑜有足够时间叠加灼烧层数。

对于喜欢弓手流派的玩家,可以考虑以孙尚香、黄忠为主C的减速弓阵容。这个体系需要搭配孙坚、程普等提供控制效果的武将,利用迟缓状态触发弓手暴击加成。太史慈能大幅提升吴国弓手伤害,但获取难度较高,可以用步练师或甘宁过渡。军师首选周瑜,他的火雨技能能有效强化后排输出。记住弓手一定要放在最后一排,距离越远伤害越高。

如果咱们抽到了貂蝉这类新武将,可以尝试毒爆流或奶妈眩晕流。毒爆流核心是双鲁肃配合貂蝉复制,快速扩散中毒效果;奶妈流则依靠大乔和貂蝉的复制体提供持续治疗,搭配张飞、曹冲等控制武将形成攻防一体。这类阵容对培养度要求较高,建议资源充足再尝试。前排选择标准很简单——够肉就行,典韦、孟获都是不错选择。

轻骑兵流派在中后期针对性较强,特别适合应对敌方弓手和谋士多的阵容。核心武将马腾、马超、马云禄组成骑兵三角,配合刘备的蜀国加成和赵云的突进能力。这个流派对暴击需求很高,需要优先提升相关武魂属性。骑兵的优势在于灵活性和对后排的压制力,但要注意避开敌方盾兵密集的路线。
资源分配方面,中后期一定要集中培养1-2个核心输出。比如玩灼烧流就全力拉周瑜面板,其他武将只需保证生存;玩弓手流则平均培养2-3个后排输出。军师技能等级非常关键,特别是周瑜、诸葛亮这类功能型军师,技能等级直接影响战斗节奏。多余的资源可以适当提升前排坦度,但不用追求极限。